一.概况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立于1991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段恩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刘以训院士。学术委员会由我国生殖生物学界13位知名教授组成,其中有中科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1名。现有固定成员共25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及实验师2人、助研和中级技术人员7人、初级研究和技术人员7人。
二.主要研究方向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今国际生殖生物学学科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四方面:
1. 精卵发生、成熟和排放的调控机制
2. 受精的分子机理
(1) 探索精子、卵子相互识别与激活的分子机理
(2) 受精过程中信号转导
3. 胚胎植入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1) 植入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2) “植入窗口”启闭的调控机制
(3) 胚胎滋养层细胞侵入的分子机理
4. 生殖工程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
(1) 显微受精与动物克隆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2) DNA疫苗控制人类生育和有害动物的应用研究
全室共设有7个研究组,它们是:性腺生物学研究组、生殖生理学研究组、受精生物学研究组、胚胎生物学研究组、分子生殖研究组、生殖免疫研究组和生殖工程研究组。
三.实验室承担的研究项目
实验室目前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有:973项目、863项目、攀登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国外合作项目有:美国洛氏基金会项目、WHO/洛氏基金会项目、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会项目、澳大利亚CSIRO项目等。
四.主要科学研究成果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胚胎着床分子机理、生殖细胞发生、成熟及受精和动物克隆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自1996年~2001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获省、部级奖6项,其中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省部委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共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16篇。
|